【中國MBA教育網訊】為提高嶺南在北美地區(qū)的國際知名度及學術聲譽,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于2020年1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(qū)推出首屆“嶺南國際論壇”,匯集中美高等教育熱心人士,聚焦“全球合作、經濟發(fā)展與高等教育”,為未來教育、經濟發(fā)展與全球合作出謀劃策。
此次嶺南國際論壇,作為美國高校協(xié)會年會的會前論壇,吸引了眾多美國大學院校的校長、院長、學者和嘉賓參加。大家匯聚一堂,就中美經濟與高等教育的合作與發(fā)展坦誠對話。
論壇特邀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專業(yè)人士參與論壇專題研討及演講。
美國高校協(xié)會主席Lynn Pasquerella女士
華盛頓大學校長Kenyon Chan教授
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前校長Craig Calhoun教授
三藩市州立大學前校長Leslie Wong教授
嶺南大學(香港)校長Lenord Cheng教授
西班牙ESADE商學院院長Josep Franch教授
弗吉尼亞大學麥金泰爾商學院院長Carl P. Zeithaml教授
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院長Sri Zaheer教授
美國圣本篤學院校長Mary Hinton教授
美國嶺南基金會主席Ding-Jo Currie博士
此外,眾多嶺南杰出校友企業(yè)家和學者亦出席論壇并參與專題討論,充分展現(xiàn)中大校友對高等教育事業(yè)的關注和貢獻。
美國國際集團(AIG)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莫恒勇先生
世界銀行交通實踐局高級局長陳廣哲先生
聯(lián)合國資深同聲傳譯陳峰先生
世界銀行高級分析師駱許蓓女士
斯坦福大學教授洪瀚先生
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陳暉先生
美國西東大學教授許小青女士
本次國際論壇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院長陸軍教授主持,涵括主題演講、專題研討及分組對話及三大模塊。
論壇伊始,陸軍院長致開幕詞。陸院長隆重介紹了參與本次論壇的出席嘉賓、學者和相關校友代表,并對前來參加此次論壇的嘉賓和校友們表示熱烈歡迎。他代表學院全體師生向在籌辦過程中給予大力幫助的美國高校協(xié)會、嶺南基金會、各位學者及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謝。
陸院長提到,近幾年全球經濟金融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全球經濟一體化越發(fā)明顯,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——美國和中國,如何在充滿機遇和挑戰(zhàn)的未來經濟合作共贏成為熱門話題。在這嶄新的經濟形勢下,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的商學院校該如何適應全新的經濟環(huán)境更成為了全球商學院的共同課題。
主題演講
陸院長就“中美大灣區(qū)經濟與高等教育發(fā)展的比較分析”做了一次深入淺出的精彩報告,全面的分析、細致的對比、精準的數(shù)據(jù)引起了在場嘉賓的極大關注和討論。隨后,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前校長Craig Calhoun教授就“全球經濟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未來”做了一次精彩生動的演講,其深刻的理解和專業(yè)的解讀引發(fā)在場嘉賓學者的陣陣掌聲。
嶺南學院院長陸軍教授發(fā)表主旨演講
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前校長Craig Calhoun教授發(fā)表主旨演講
專題研討
本次論壇還就當前三個備受關注的議題展開專題研討,包括“中美經濟發(fā)展合作——影響與風險”、“中美高等教育合作——優(yōu)勢與機會”、“自2020展望2040高等教育”。與會學者及企業(yè)家坦誠對話,并分享自己的獨特見解。
“中美經濟發(fā)展合作——影響與風險”專題討論
“中美高等教育合作——優(yōu)勢與機會”專題討論
“自2020展望2040高等教育”專題討論
分組對話
論壇分組對話由美國嶺南基金會主席Ding-Jo Currie主持。在場的觀眾、學者和企業(yè)代表分成若干小組,就目前兩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、未來研究的方向及制定的行動計劃展開討論。無論是學術上還是管理上,學術專家和企業(yè)代表都發(fā)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及建議。
中美高等教育存在問題及未來研究方向討論
美國高校協(xié)會
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& Universities,AAC&U
美國高校協(xié)會成立于1915年,致力推動大學博雅教育的發(fā)展。協(xié)會會員為美國的高等院校,包括哈佛大學、麻省理工大學、杜克大學、多倫多大學等知名高校。協(xié)會每年會在美國不同的城市舉辦年會,大約2000多位全美高等院校的管理者都會應邀出席,并舉辦各種講座沙龍,討論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迫切問題,推動博雅教育的發(fā)展。
美國嶺南基金會
嶺南基金會于1893年在美國紐約州作為獨立法人成立?;饡亩轮饕蓪I(yè)人士擔任,是一個非營利的民間組織。協(xié)助發(fā)展嶺南地區(qū)(包括廣東、香港和澳門)高等教學事業(yè),致力于促進優(yōu)質教育、學術開放及服務社會;鼓勵中美之間的學術信息和思想的交流與合作。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中國MBA教育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MBA教育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MBA教育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,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,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,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
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
服務熱線:010-8286 3124